| 
UID6385积分397鲜花44 臭蛋5 回帖294精华0阅读权限10注册时间2014-9-14最后登录2018-10-17在线时间241 小时 
 妖道角(一刀起程) 
 
UID6385鲜花44 臭蛋5 注册时间2014-9-14 | 
 
 发表于 2016-1-19 2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抱歉, 我不大懂道友這麼多的問句是 ??
 
 以下只是說說個人看法, 沒有要辯論甚麼的.
 
 
 在台灣, 我也看了近 30 年霹靂. 我自己算是"熱中", 但我並不是"只要布袋戲就喜歡", 也不是"只要是霹靂就瘋狂"那種鐵粉.
 
 基本上, 你說台灣人瘋布袋戲 !?  沒那麼誇張好吧.  霹靂因為時空因素(老三台時期, 曾經電視台每天播映), 因此一堆人如同我,
 小學時期剛好每天看, 自然很瘋當時的劇情 (大概就是史艷文 ~ 霹靂城那時期吧).  一看下去, 自然很迷那個劇情與武戲了.
 
 就像你看金庸天龍八部或倚天屠龍記, 連看一週(假設每天只能看一兩小時), 我不相信你不會想能天天有很多時間看, 巴不得
 趕快看完.
 
 也就是說, 霹靂受歡迎的是它早年在太多人心中打下很好很吸引人想繼續看劇情與人物的基礎. 而且由於劇情都是連貫的,
 習慣成自然, 入坑久了就變成自己人生的一部份, 也有投注很多個人感情於霹靂劇情/人物中.
 
 但這跟 "布袋戲" 本身或者 "傳統藝術的偉大傳承" 是完全兩碼事.
 說真的, 台灣布袋戲也不是沒其他家過, 以前迎神廟會路邊野台也會有布袋戲酬神演出.
 那些要嘛提不起興趣, 要嘛就是隨便看看一兩段, 不會到入迷追劇的地步.
 
 
 所以, 回過頭來, 是誰說 "布袋戲" 在台灣受追捧 ?  是誰說 "布袋戲" 那麼有意義 ?
 我真的覺得沒那麼誇張.  霹靂確實是做到 "傳承傳統藝術", 確實是做到"受很多人歡迎", 確實是上市公司有成就,
 但沒必要替他大吹特吹.
 
 很多媒體只是看到 "有成就, 有 $$" 的總要美言, 剛好霹靂又套上為傳統藝術文化這項, 於是便不斷 "發揚光大傳統文化",
 進軍國際...  一堆溢美之詞的媒體吹捧...
 
 這些我看都是虛名而已.
 
 幾年前有人 (不知是官方還是某些道友個人) 把霹靂天策真龍部份劇情找日本有名聲優配音 (出錢請有名聲優, 這應該是霹靂出錢)
 為了在日本推廣. Youtube 你們隨便搜尋看看, 有幾段.
 我都看過, 覺得味道變得很奇怪, 很多變成北斗神拳的味道. 就算聲優再有名氣, 我聽到素還真等人的談吐語氣完全變了, 都沒感覺了.
 而吟詩作對朗誦出場詩號等, 也根本沒法好好言傳, 翻譯本身就是個問題.
 更甚者, 我還在網路上看過翻成英語版本要給美國人看試水溫的一些片段...  天啊, 感覺想死.  我猜老美洋人若在 Youtube看到那些片段,
 一定心想: "這是甚麼鬼東西"
 
 
 說這麼多, 我個人就是把看霹靂, 當作是類似看金庸小說一般 (金庸在武俠領域堪稱泰山北斗了),
 但也不必像學術界還有很多人把它當成 "金學" 來研究 (就像研究紅樓夢的叫做 "紅學")
 
 我等草根平民百姓, 看劇情看人物聽音樂, 覺得娛樂開心就好.
 
 
 霹靂參加個北京 "傳承者" 節目, 也不過就是要在大陸全國性的大電視台上好好打開知名度而已.
 該節目也沒很用心, 好歹也事先錄幾段傳統布袋戲或霹靂如何處理布袋戲的一些介紹影片, 然後再實際幾分鐘霹靂實地演出與黃董受訪.
 甚麼前置作業都沒有, 只是倉促操演布偶幾分鐘, 我不相信那些節目評委老師或青年團有幾個人懂啥霹靂布袋戲內涵的.
 
 
 本來不想為傳承者一事長篇大論, 但是看到一些大陸道友討論這麼起勁, 也講得頗深入, 對於霹靂在台灣受歡迎的情形似乎也有點小小誤解
 (就像很多漫畫一般, 很多人非常喜歡, 甚至入迷變 cosplay, 同人誌...等;  但對於不是那個圈子的人來說, 也只是知道/聽過, 還好而已)
 所以我回文講講自己的看法.
 
 我也不是研究者, 看霹靂多年也沒深入研究其詩詞歌賦古文典故的, 所以, 我是覺得沒需要像作研究一般研討.
 我前面說過, 講到 "振興傳統文化" 之類的研討會/座談會每年還不多嗎?
 講講罷了, 我是覺得深論那些挺無趣的, 個人不感興趣. 就不要再討論那些.
 
 
 當然, 更有心的道友想深入探討"文化", 傳統藝術, 振興文藝, 霹靂如何搞文創, 霹靂如何一路發展走到成功上市...
 這些都是議題, 那些議題或許其他道友可開專帖再去論論. 不過, 我想我就只談到這裡就好.
 
 | 
 |